掌握这项黑科技的公司可不止Theranos一家啊(Theranos真的掌握了么?)。
我们希望有朝一日技术更新后,能实现体内根治。投资方中财沃顿直言,投资该项目主要是瞄准背后庞大的乙肝治疗市场。
签约现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武汉瑞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业富连呼没想到。此前问的人多,却不敢投。目前,这些净血实验均是将血液采样后在体外进行,人体实验尚未展开。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总人口10%。光谷生物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单笔融资额过亿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像瑞法这样还在实验室、尚未拿到生产证的早期技术,能有这么大额投资还是第一例。
美国曾对埃博拉病毒实施过吸附柱技术,国内也有蛋白吸附柱产品,吸附柱技术已较成熟,但洗乙肝病毒尚属首次。此前,该公司在医院进行了约200例血液实验,每次净血过程约3小时,可洗掉90%以上乙肝病毒,伴随症状也会消失,效果可持续半年。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就曾描述过这第二种幸福:幸福是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之所在,是整个人类存在的全部目标与最终归宿。
预测偏差是指我们会倾向于高估未来事项对快乐的影响。婚姻状况良好以及与孩子有着亲密的关系。弗里德曼继续说道,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能升高体内大麻素这种快乐分子的药物,这样才能帮助那些在基因上处于劣势的人。即使科学家们已经破解了一些让人们快乐的生物学奥秘,为药物刺激情绪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但他们依然无法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过上幸福满意的生活。
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由犹他谷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12年完成,该研究对425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后发现,使用Facebook越多的人,越容易觉得其他人比自己过得更好更开心。她在自己2011年出版的一本书中详细探究了科技是如何让我们互联,又让我们更加孤独的。
我不认为人们是在用线上交流来代替传统交流,事实上他们是在把数字化的交流当成已有人际交流模式的重要补充。吉尔伯特的工作就是研究我们在各种状况下如何说服自己接受外部环境并回归到一种快乐均衡状态的方法。从那时起,有关互联网使用会带来负面影响的研究报道层出不穷。当没有新的胜利或是失望这些外界刺激作用时,我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总会重新回归到这个设定值。
即使是发现5-HTTLPR基因可以导致双胞胎之间存在33%的生活满意度差异的耶鲁大学的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也同意社会性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而言,人类天生就需要人际联结。我觉得科技进步并不会影响到人类本性的基本特征,他说,所以我认为,无论将来技术进步到何种程度,都不会从根本上让我们更幸福。而事实上,所有这些事件所造成的影响都比我们所预期的要小得多,强度也低得多,持续的时间更要短得多。
罗格斯大学传播与公共政策学的副教授基思•汉普顿(Keith Hampton)与皮尤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有关互联网对人际关系、民主及社会支持的影响的研究。这些人之所以被选中,并不是因为他们某方面存在问题,而是因为他们看起来都前途无量。
而这一代又一代有关幸福的研究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口,使我们得以洞悉究竟怎样才能过上幸福而长久的生活。它可以决定我们交多少朋友,我们选择的朋友是开朗的还是忧郁的,这些东西最终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幸福。
研究人员将这项研究命名为他们总是过得比我好:使用Facebook对感知他人生活状态的影响。在2004年的TED演讲中,吉尔伯特通过两张并排展示的图片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这项任务清单包括:在生命的前四分之一时间内找到一份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工作。他说,重点在于,很多幸福其实就是像今天我吃了个巨无霸汉堡或是今天我排便非常顺畅这种极为简单的享乐。这股风潮甚至波及了远在梵蒂冈的教皇。现在的迪纳已经是盖洛普咨询公司(The Gallup Organization)的资深科学家,该公司提供的一种用于幸福指数调查的重要测量方法已被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机构所采用。
但无论发生什么,最终,幸福的真谛仍然与亚里士多德时代是一样的。要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向别人提出这样的观点,一定会被取笑,瓦利恩特说,但现在我已经找到了确凿的数据来支持‘人际关系才是幸福最重要的因素这一观点。
左边的图片中是一个戴着黑色牛仔帽的人,手中拿着彩票中奖得来的高达3亿1490万美元的巨额支票。无论在什么时候,纵情玩乐、交友、做爱、抑或是兼济天下都没有错。
一些未来学家相信,在未来,我们每一个个体可能都会成为一个大的群体思维的一部分,就像矩阵元素之于矩阵整体一样,又或者我们将会用各自的机器人去实现远程控制式的交流,还有可能到时候我们的大脑可以实现与计算机的互联。汉普顿说道,现在的我们或许可以在一生中都不停与人建立联系,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是,也一直会是幸福的秘诀。这些就是幸福的主要组成元素,他接着说道,只有人类物种发生演化学的改变时,关于幸福的要素才可能发生变化。(这群人当中包括了未来的总统约翰•F•肯尼迪以及将在水门事件中领导《华盛顿邮报》的本•布莱德利。而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结果也是十分明确的,即线上的沟通减少了人们的抑郁情绪,减轻了人们的孤独感,让人们能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人们之所以会觉得上述两种情况的人幸福感会天差地别,出现这种违反直觉的现象,其实来自于一种被吉尔伯特称之为预测偏差(impact bias)的东西。那些除了打电话,还经常用会面、邮件等四五种手段进行人际交流的人往往比使用单一沟通手段的人能建立起更强大的人际关系。
从1938年开始,研究人员对精挑细选的哈佛大学1939届,1940届和1941届的大二男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采访。另一相似的研究也指出,基因已经给我们预编码了一个幸福设定值。
这很容易让人感觉到在不久的未来,人类就可以通过服用情绪调节剂过上快乐的生活,但研究幸福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神经学家都认为,这一过程绝不会进展得非常迅速。这里有两种图景,我邀请你们思考一下,你们可以假装自己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然后告诉我你更愿意做哪个?吉尔伯特对观众们说道。
感到被社会孤立的人常常在很早就成为易患病人群,他们的大脑退化得也会更早,记忆力也会变得更差。亲密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联系可以让我们保持幸福而健康的状态,这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但是,毋庸置疑,它们与其他的沟通手段的结合不仅可以巩固我们已有的人际关系,扩大我们多种多样的关系网络,还能使早已淡漠的关系焕发生机。尽管手机无处不在,但人们在公共环境中使用它们的比例相对而言是非常低的,尤其是当与他人相伴而行时。
对幸福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将‘幸福移出你人生的字典。这个基因被称为5-HTTLPR,它可以影响我们机体代谢5-羟色胺(又称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的方式,从而帮助调节我们的情绪、性欲以及食欲。
我刚换了一个新手机,但我讨厌它,因为这些技术进步致使我们越来越难以回归本心。神经学家们同样也研究了哪些基因会导致脑内产生更高水平的大麻素(花生四烯酸乙醇胺),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帮助我们镇静。
而现在你认识的每一个人都在互联网上。在《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杂志201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汉普顿和他的同事研究了在过去30年的时间内在公共场合里拍摄的四部影像资料,观察并编码了总共143593个人的行为特征。